8部新片2月上映 后春节档淡季不淡******
梁朝伟两部影片“左右互搏”漫威时隔3年重回内地大银幕
8部新片2月上映 后春节档淡季不淡
2023年1月中国电影市场迎来漂亮的“开门红”——在春节档的加持下,1月最终票房破100亿,单月大盘历史上第五次突破百亿大关,是内地市场首次在2月以外达此成就。内地市场以历史最快速度冲破100亿,比2022年提早了整整10天。
后春节档票房走势如何?目前有8部新片定档2月,题材各异不乏看点,可以说虽是“淡季”,但电影并不“淡”。
《中国乒乓》能否“绝地反击”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是今年火爆的春节档中的“另类”,影片原定大年初一上映,后改为大年初三,大年初五调整为小规模放映,最终于2月17日“绝地反击”。
影片由邓超、俞白眉联合执导,邓超、孙俪、许魏洲、段博文、蔡宜达主演,取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乒男队低谷时期的故事。彼时瑞典队异军突起,技术打法赶超中国,铁腕少帅临危受命,组建起一支备受争议的男乒新军——负伤主力、失意老将、千度近视的削球手以及缺乏大赛经验的双子星。面对内外质疑,主教练携教练组坚持大刀阔斧改革,不被看好的“男乒新五虎”发挥各自优势,终于在1995年世乒赛上演了精彩的绝地反击,重新夺得斯韦思林杯。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豆瓣开分7分,不少看过的观众评价其热血、励志,但是档期的调整,显然是一个不确定因素,期望影片的票房能够“绝地反击”。
两部港片佳作期待票房佳绩
《风再起时》和《毒舌律师》两部港片分别将于2月5日和2月24日上映。一部是郭富城和梁朝伟的双雄探长,一部则是黄子华出演的大律师。
《风再起时》由翁子光执导并编剧,由郭富城、梁朝伟、杜鹃领衔主演,许冠文、春夏特别出演。影片取材自20世纪中叶“四大探长”的故事,讲述张扬敢拼的磊乐(郭富城饰)与内敛善谋的南江(梁朝伟饰),在因缘际会下携手,破除旧规,立威造势,在磊乐太太蔡真(杜鹃饰)的斡旋下,成为“双雄探长”,叱咤三十年。
翁子光以自编自导《踏血寻梅》而在内地拥有众多粉丝,《风再起时》集结郭富城和梁朝伟两大影帝而备受期待。影片还代表中国香港地区竞逐今年的第95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有趣的是,梁朝伟、王一博等主演的《无名》正在热映,如今《风再起时》定档,2月影院,梁朝伟可谓“左右互搏”。
《毒舌律师》讲述的是黄子华饰演的律师林凉水,为维护深陷虐女冤案的单亲妈妈,向权贵发起捍卫法律尊严之战的故事。影片由江志强、何韵明监制,吴炜伦导演,黄子华、谢君豪、王丹妮、廖子妤、王敏德领衔主演,何启华、杨偲泳、栢天男主演,林保怡、谷德昭特别出演。
黄子华去年主演的《还是觉得你最好》叫好叫座,新作《毒舌律师》今年春节档在中国香港上映,荣登史上港产贺岁片开画票房第一。影片豆瓣评分8分,能否在内地上映时再创票房奇迹,令人期待。
漫威重回中国内地大银幕
时隔3年半,漫威重回中国内地大银幕。《黑豹2》将于2月7日在内地上映,《蚁人3》即《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定档2月17日中美同步上映。
《黑豹2》北美去年11月11日上映,内地定档2月7日,是自2019年6月底《蜘蛛侠:英雄远征》之后,时隔3年半上映的第一部漫威电影宇宙作品。电影讲述在“黑豹”特查拉国王不幸去世后,苏睿、奥克耶、拉玛达王太后、姆巴库为了保护瓦坎达而战。瓦坎达人努力迎接他们的新篇章,他们必须在娜吉雅和罗斯探员的帮助下团结起来,为瓦坎达王国开辟新道路。2020年,《黑豹》主演查德维克·博斯曼去世,在《黑豹2》中,利蒂希娅·赖特扮演新一代黑豹。
《蚁人3》是漫威电影宇宙第五阶段的首部影片。在影片里,蚁人变大变小的量子科技得到了升级,保罗·路德、伊万杰琳·莉莉、迈克尔·道格拉斯、寇瑞·斯托尔、朱迪·格雷尔、迈克尔·佩纳、艾比·莱德·弗特森等主创将悉数回归。
《不能流泪的悲伤》讲述纯情爱恋
与往年“2·14”档期爱情片云集不同的是,今年2月14日,目前只有《不能流泪的悲伤》一部定档。影片由唐家辉执导,何蓝逗、蔡凡熙领衔主演,王耀庆、许光汉特别出演,左小青、柯淑勤友情出演,讲述了赵心卉(何蓝逗饰)和林汉聪(蔡凡熙饰)从青梅竹马到年少心动,最后携手成为命定恋人的故事。距离的隔阂、家庭的牵绊,让两人一次次走散。学长陈孝名(许光汉饰)的惊喜告白,男女主角“初恋即一生”的纯情爱恋,动人又治愈。
将于2月25日上映的《拨浪鼓咚咚响》讲述了一个痛失爱子的寻仇货郎和一个寻找父亲的孩子从不共戴天到形同父子的感人故事。这段寻父之旅使充满复仇心理的苟仁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也使寻找父亲的孩子毛豆找到了心灵归宿,二人相互救赎了彼此。
《印式英语》女性当自强
2月新片中还有一部印度“老片”——将于2月24日在内地上映的《印式英语》于2012年10月在印度上映,豆瓣8.2分,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印度电影。
电影讲述喜欢做拉杜球的印度家庭主妇莎希,因为终日把照顾家人生活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中心,和时代有些脱节。不懂英语的她在生活中还受到了丈夫和女儿的嘲笑,和家人共同话题的减少让她感觉到了危机的存在。意外的机会,远在美国的亲人邀请莎希去帮他们料理结婚事宜。
为了促进和家人的沟通、赢得他们的尊重和关注,莎希决定在纽约的四个星期报名参加英语培训班来克服自己的语言障碍。在这个培训班里,莎希也告别了以往沉寂如水的生活,结识了各式各样的朋友——为了学好英语这一共同的目的,大家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夜苦学英语的莎希由零基础到在婚礼宴会上大放光芒,用英语讲述的对新人的一席祝福不仅让众人刮目相看,更让她重新赢得了家人的爱和尊重。 文/本报记者肖扬
统筹/刘江华
手机APP弹窗关不掉?加力整治!******
原标题:开展乱象整治专项行动,规范应用软件预置行为
手机APP弹窗关不掉?加力整治!
移动互联时代,即时通讯、网络视频、在线购物、新闻资讯等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了种种乱象。近日,有关部门接连出台相关举措,开展专项行动、印发联合通告,为APP领域的健康规范发展加码发力。
APP领域乱象时有发生
关不掉的弹窗广告、山寨APP以假乱真、未经同意强制捆绑下载、难以卸载的预置程序……眼下,APP领域乱象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弹窗广告是用户遭遇的普遍问题。“APP投放广告本身没问题,但现在打开APP都不敢动手机,因为有时候稍不注意晃一下手机,就跳进了‘摇一摇’广告。”网友“小花一朵”说。
此外,有些APP页面里“关不掉”的广告也实在令人糟心。不少网友表示遇到过“虚假关闭按钮”,本以为点了关闭,实际上还是跳转到了外部页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中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232万款。海量的应用数量也给不少山寨APP带来了可乘之机。“有些山寨APP图标和正版APP十分相似,一不注意就容易下载错了,最终导致信息泄露甚至是经济损失。”网友“柒柒”说。
黑龙江哈尔滨银发网友吴淑琴说:“我们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很多操作都不熟悉,有些细微的操作也容易忽略,因此下载APP的时候更容易遭遇捆绑下载。没用的APP在手机里不仅侵占手机空间,还让手机越用越慢。”
一项针对手机预置软件的调查显示,62.21%的受访者反映手机预装软件数量多且占用内存,自己日常很少使用,会删除其中绝大部分。在预置软件数量方面,有些型号的手机在出厂时就已预置了多达56个应用程序。
业内人士认为,预置APP不仅让人眼花缭乱,大部分也缺乏实用价值。“删都删不掉”的预置APP背后实则是手机厂家和软件运营方的联合操作。
政策监管有新招
近日,为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深入治理APP、小程序等应用程序乱象,进一步压实应用程序分发平台主体责任,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领域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加强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全链条管理,全面规范移动应用程序在搜索、下载、使用等环节的运营行为。其中,搜索查找环节将重点打击“山寨APP”、从严整治虚假排名、全面净化页面呈现、严格规范备案要求。在下载安装环节,将集中整治强制、捆绑下载安装;坚决惩处应用程序“挂羊头卖狗肉”规避监管;严厉打击以赚钱为诱饵诱导用户下载。针对运行使用环节,将集中治理弹窗问题、严格规范功能设置、严厉打击诱导充值。
据悉,此次专项行动将以加强分发平台规范管理为抓手,抓好重点平台,对问题突出的应用程序分发平台加大整治力度。
为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保护用户权益,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供给水平,构建更加安全、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促进移动互联网持续繁荣发展,工信部、国家网信办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简称《通告》),自2023年1月1日起执行。
《通告》明确,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应遵循依法合规、用户至上、安全便捷、最小必要的原则,依据谁预置、谁负责的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尊重并依法维护用户知情权、选择权,保障用户合法权益。生产企业应确保移动智能终端中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实现同一基本功能的预置应用软件,至多有一个可设置为不可卸载。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针对APP领域的各类乱象,有关部门一直在持续升级监管。据统计,从2019年12月至2022年10月,工信部累计通报了26批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逐一列出详细问题,严格限期整改,并对未按要求完成整改的APP进行下架处理。
针对用户反映强烈的APP开屏弹窗信息“关不掉、乱跳转”问题,工信部在2021年全年累计开展12批次技术抽检,通报了1549款违规APP,下架了514款拒不整改的APP。
在涉诈风险提示方面,2022年11月以来,工信部反诈专班已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20多期涉诈高风险APP名单,为广大网友提示了包括以山寨APP为代表的仿冒类诈骗以及彩票类诈骗、贷款类诈骗等多种APP涉诈类型。
经过多轮整治,APP行业乱象已有改观,但仍有部分软件运营方、分发平台通过“打擦边球”或是一些违规“新花招”逃避监管。
专家表示,APP行业的规范和监管需推动各方实现协同治理,建立长效机制。一方面,APP的运营、分发、使用涉及诸多环节,软件运营方需以用户为中心,依法依规安全经营;分发平台要加强审核把关,设立准入门槛;用户需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善用相关举报平台;监管部门则要严格监督,对相关乱象予以及时的指导和规范。另一方面,网络世界发展日新月异,APP领域的各类乱象也并非静止不变。因此,要在协同治理的基础上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既要抓落实防反弹,也要不断甄别和应对新乱象,促使APP领域真正实现健康规范的可持续发展。(徐嘉伟)